首页 » General » 正文 联合办公: 身体坐在一起,头脑各自独立 2018/10/15 | General | Sting | 暂无评论 | 3618 views 联合办公空间可能是未来写字楼的发展趋势 全球领先的房地产顾问商“戴德梁行”发布了《2018年中国甲级写字楼市场供应核心趋势》,其中谈到:在未来,自营的联合办公品牌将携手其初创企业或大型企业会员,进驻联合办公空间。那么,近年来在中国联合办公有何新动向? 引领办公生态新天地的INNO项目 2018年7月18日,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专家中国新天地举办了新办公品牌INNO项目的开放日活动,活动现场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基地”签约,宣布共同开创以“新社交、新办公、新天地“为理念的复合型办公生态,为小微型公司、中小型企业、大企业同时提供办公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不过,新办公的INNO是哪来的底气说自己“新”呢? 新的模块 六大模块组合成INNO大品牌 1. 大企业传统办公INNO OFFICE; 2. 中小型企业精装INNO WORK; 3. 小微型企业一站式服务INNO STUDIO; 4. 强社交属性的社群服务INNO SOCIAL; 5. 办公配套的公寓服务INNO LIVE; 6. 加速硬件创新孵化和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创客空间INNO SPACE。 新的服务 基础加扩张的全垒打 1. 基础服务INNO SERVICE; 2. 深度线上商务社交与投融资、孵化服务、创新服务INNO+; 3. 联动集团旗下所有的商业、办公产品、资源满足租户客群的各类需求。 业内人事认为,INNO系列是办公空间升级进化,从硬件向软性内核倾斜的转变标志,打造崭新的办公生态圈。 要论以后,先看源头,联合办公是怎么出现的? 创业浪潮推动了中国联合办公的兴起 01.自由职业者推动了共享空间的出现,但在中国…… 著名联合办公杂志Deskmag提到:联合办公的共享空间商务模式是由自由职业者创立发明。是自由职业者或服务不同雇主的员工,为共享办公设施、观点和知识,使用办公室或者其他类型的办公空间。但百度百科的定义则略有不同:为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而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在特别设计和安排的办公空间中共享办公环境,彼此独立完成各自的项目。从定义来看,联合办公最初诉求的是资源信息共享,而中国的联合办公是为了降低成本。 这不难理解,随着中国创业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更愿意将有限的投资应用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推广,那办公场所的成本是成本压缩的第一步。在浪潮兴起前,零星的创业者会选择蜗在居民楼里,以避开价格高昂的写字楼。而今,中国创业者对于办公空间的需求有何新变化? 1. 便宜! 性价比是创客考虑的首要因素 传统办公室租金高,寸土寸金,但茶水间、会议室等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却不高。新办公模式能按工位购买,还有灵活周期,能根据自身发展及时调整。 2. 省事! 团队的人可是少用一个是一个 大量初创型公司招人困难,资金有限,主要资金应当投注到产品及专业人员配置。所以,对于前台接待、收发文件等琐碎事务则是能省则省。 3. 舒适! 工作环境对于新一代职场人员很重要 许多传统写字楼很少会有休闲娱乐或能够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区域,但年轻一代的职场人士对于办公环境的“幸福感”和“环保概念”的要求越来越多,而新的联合办公场所大多在装修与功能分区上就事先考虑这些需求。 4. 孵化机会! 共享空间就意味着信息的共享,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商务层面的社交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以上,“联合办公”这个神操作就从创业之乡硅谷飘洋过海来到中国,陪着疯狂的“创业潮”一起成长起来。 02.联合办公在中国,不过十年发展路 中国最早的联合办公雏形应当是上海的“新单位”,2009年由刘研等人在上海永嘉路50号的前法租界老洋房中创立,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即基于分享与合作的协作式办公空间与创意社区。 2010年 上海成立最早、至今规模最大的联合办公场所P2(联合创业办公社)成立。 2013年 北京也成立了地区最大的纳什空间,最早提出了碎片化、移动化办公的空间概念。同年,科技寺成立,推出了时租工位。 2015年 2015年是中国联合办公的爆炸期,SOHO中国拥有了自己的联合办公品牌3Q,该品牌将移动时代的办公特质展现出来,运用了当时最流行的O2O模式。同年还有方糖小镇、无界空间、WE+、梦想+、酷窝,以及目前中国联合办公届的“大佬“优客工场。 联合办公真正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数量庞大的联合办公空间也根据自身的资源,自发朝三个不同方向发展: 1. 倾向于孵化的创业型空间 这种联合办公空间对于租户有投资和孵化意向,能为创业者提供超出空间本身的服务,其中的代表有优客工场、氪空间、腾讯的众创空间以及Techcode太库科技,目前为止,这些空间都已经孵化出了优秀的品牌。 2. 倾向于共享和社交的服务型空间 这种类型在内部装修设计上有许多功能性的调整,如采用大量的透明式墙面,增大社交区域等方式来促进空间内不同人群的交流沟通。这其中的佼佼者是方糖小镇、纳什空间、世界著名的WeWork接近于这种模式。 3. 倾向于专业办公的空间 这种空间通常是自带房地产背景,强大的资本和物业体系都能在服务的专业性上走得更远,中国区的代表则必然是SOHO 3Q无疑。 但拥有这么多优势的“联合办公”模式发展真的是一帆风顺么? 联合办公空间遍地开花, 为什么只有少数才能留下? 联合办公之风吹到国内后,顺应了创业者的大群体,这个模式便喧嚣直上。资本发现该模式很有市场,于是投资下场,政府鼓励,年轻创业人发现有钱赚,大量的场地被改造出租。然而,2018年年初,优客工场收购洪泰创新空间;3月,优客工场和无界空间最终决定合并抱团取暖;无界空间收购富空间,随后又关闭了一些门店;裸心社与USGBC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绿色联合办公空间;MySpace被迫离开市场。 联合办公的大热潮似乎在退去,有越来越多的问题离开了海水被暴晒在沙滩上。 01盈利模式单一,只靠收租过不下去。许多办公空间的主要营收都是租金,有的甚至能占到总收入的90%,剩下的主要依靠服务收入。这就导致了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许多空间依靠降低租金来打价格战,但最终伤人伤己,无法存活。 因此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底端的联合办公品牌或许会被请出市场,小型品牌被大型品牌整合,头部效应日益明显,同时开发多渠道盈利模式才更有发展空间。 02很多孵化可能只是说说而已。许多联合办公场所都宣称自己与发展良好的某某企业为邻,还能见到诸多知名投资人,但见到与拉到投资之间是否产生正相关还有待商榷;有其他办公空间平台本身对于初创小型企业进行投资,但许多空间相关从业者本身并无专业的投资概念,也没有相关专业人士加持,导致联合办公在相关的选择上可能有所偏差。 03并不是服务越高端越好。现在许多联合办公空间想要通过提升服务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服务收入,但可惜的是高端服务的受众企业并没有那么多,大多数初创型公司对于服务的要求都是基础层面的,如何能将基础服务稳打稳扎的进行下去也许更值得空间从业人员思考。 有人认为2015年联合办公在中国真正兴起,2016年有序发展,而这之后的腥风血雨中,联合办公的未来将去向何方还不甚清晰。但正如纳什空间合伙人李鹏所言:现在联合办公行业还谈不上洗牌,因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还太过稚嫩,所谓洗牌一定是各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中短兵相接的竞争阶段现在还远未达到。所以,目前中国联合办公的市场格局还未定,但资本红利已经开始慢慢退潮,市场扩张增速减缓,如若想要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找准定位,扩展盈利渠道才是根本方法。